国家能源局邢翼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凸显光热积极作用
十三五”期间,光热发电在首批示范的带动下,培育了一批掌握光热发电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还通过自主研发在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成功走出国门帮助中东、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设光热发电项目。并且形成了光热发电设备制造产业链,相关企事业单位超过500家,反射镜、槽式集热管等主要设备产能均超过200万千瓦,国内已投运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表示,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积累了建设运行经验,部分投产项目已完成调试工作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发电能力良好,成功达到额定出力和最小技术出力,实现了连续240小时出力。截至目前,国内共建成光热发电项目52万千瓦,位居全球第四。
展望光热发电行业在“十四五”的发展前景,邢翼腾表示,继去年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3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意味着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风电、光伏都将以更快速度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调峰能力不足问题,这也为光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是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将光热发电作为调峰电源有需求。西北地区是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区域,但其中部分地区不具备抽水蓄能、气电等灵活电源的建设条件,同时由于生态保护等原因难以新增煤电装机,缺少为新能源提供调峰能力的解决方案。因此,这些地区将光热电站作为调峰电源建设,有利于改善新能源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消纳问题。
二是参与电力市场有利于在国家补贴退出后保证光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不少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光热发电难得的出力灵活可调、可长时低成本储能的优势将使其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取得更多收益,从而有效支撑国内光热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通过积累项目建设运行经验有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近年来,中东、北非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始将光热发电作为持续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解决方案,利用光热在夜间发电并在白天为光伏调峰,光热发电在这些地区有很好的市场前景。通过国内的光热项目不断积累调峰方面的建设运行经验,将使我国光热产业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优势。
据邢翼腾介绍,目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正在编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未来将继续支持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资源优质区域,通过与风电、光伏发电基地一体化建设等方式,建设一定规模的光热发电项目,充分发挥光热发电的调节作用和系统支撑能力,同时保障光热发电产业能够接续发展。
据悉,近期,已有一些地方提出,拟开展光热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打捆联合开发的示范性工作。这类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既能发挥光热发电的储能和调峰功能,体现光热作为调峰电源支持新能源发展的作用,又能充分利用近年来风电、光伏成本快速下降的成果,可以在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条件下建设一批光热项目,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邢翼腾认为,光伏光热容量配比、合理储热容量等一些具体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论证。此外,光热发电也可以在一些特高压外送基地中为风电、光伏发电调峰,在整体经济可行的同时,促进新能源电力通过特高压通道高比例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