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年间,从两头在外发展到全产业链 中国光伏产业领跑全球
从近日召开的关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讲座会获悉,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清洁能源领域最大投资国。2018年,我国对清洁能源投资超1000亿美元,是日本在相关领域投资的近5倍。
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占全部新增装机的71%,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比达38%,显示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10年前,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是‘两头在外’,最上游的高晶硅环节被国外控制垄断,价格高达每吨300至400万元,却仍然稀缺;核心原材料、主要设备、主要产品系统,对外依存度较高。” 同威集团副总经理张汉元在座谈会上介绍说,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已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设备制造、系统应用全球领先。许多光伏生产企业已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并成为中国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报告》显示,我国2017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5.8%,已提前实现2020年单位GDP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承诺。我国碳排放增速已逐渐降低,碳减排成效明显。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减排压力。该报告建议,加强科技创新,通过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能源安全存在风险。目前,我国仍处在以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能源开发与利用都处于低效率和高消耗之中,而传统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是最佳解决途径。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关于中美两国创新能力的比较显示,中国光伏产业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已经逐渐占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领先位置,清洁能源发展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7年,我国光伏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元,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份额,规模全球第一,遥遥领先于美欧日韩,光伏产业成为“国家名片”。张汉元表示,现在高晶硅成本仅为7万元至8万元/吨,制造光伏发电系统的能源消耗、电站建成半年左右即可全部收回,系统可稳定发电25年以上,光伏系统装机成本下降了90%以上,系统成本降至3000至5000元/千瓦时,发电成本降至0.3至0.4元/千瓦时,和传统发电成本相当,成为了真正的“平价商品”。
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零排放零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目前,我国青海格尔木、甘肃、新疆等地区铺设的太阳能发电板蔚为壮观,仿佛“蓝色的海洋”。张汉元还提到,我国中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稀缺,湖南、湖北、江苏、江西,适合发展分布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可充分利用好各种水面如水产养殖业,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养殖户的收益,变风光资源为绿色财富。
张汉元在谈到光伏产业的好处时说:“对内,可解决环境和资源不可持续;对外,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避免我国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成为当前及未来经济的主要牵引力和增长点。”比如青海曾在2018年6月20日至28日,连续9天216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实现用电零排放。以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的优势,未来还将体现在电网建设方面。西部工业欠发达,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当地发电需要直流超高压电网输送到内地。在加强电网建设、储能、多能互补&微电网、电力交易市场方面存在多种可能性,与之配套的风能也可得到发展。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持续投入,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以光伏这种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必将推动并实现新一轮能源生产的变革,并为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作出的庄严承诺贡献重要力量。”张汉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