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太阳能学会

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论坛入口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分布式光伏下半场:消纳资源争夺战

录入时间:2025/07/04 作者/来源光伏們

随着531结束,在政策主导下,分布式光伏市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

 

截至目前,已经出台或者征求意见稿的17个省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中,11省要求一般工商业自用比例为50%~90%,仅6省暂未要求。

 

136号文背景下,即使是允许全额上网的项目,电价也会面临愈发走低的趋势。

 

下一步,在分布式光伏市场,消纳已经成为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屋顶、渠道资源正逐渐转向消纳负荷为核心的开发模式,而收益则亟须更多的附加价值体现。


消纳与电价的双向增幅


新版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中工商业光伏全额上网的取消,旨在推动分布式光伏重回就近消纳的发展原则,叠加136号文推动的光伏全电量入市,这意味着消纳不仅是项目落地的核心,同时也成为项目收益水平的关键因素

 

从近期开展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招标情况来看,户用光伏招标几近于无,工商业光伏则全部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开展,其自用比例几乎均在50%以上;电价则分为两种结算模式,一种是EMC固定电价,0.25~0.5元/kWh,另一种则是分时电价的加权平均电价下浮。

 

对比电力市场中的光伏结算均价来看,光伏們在第三方电力交易机构观察到2024年各省光伏交易的平均价格基本落在0.2~0.4元/kWh的区间,而2025年光伏电价仍在持续下降。

 

例如内蒙古蒙西市场,其2024年光伏现货均价为0.289元/kWh,但根据2025年5月披露的信息来看,其4月光伏现货结算均价为0.16元/kWh。此外,江苏、广东作为分布式光伏大省,其2025年电价水平同样呈现了下降趋势,例如江苏省中长协电价从4月的0.395元/kWh已降至6月的0.31元/kWh。

 

需要强调的是,分布式光伏由于小而散,其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能力不足,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电力市场的均价,这就意味着其结算电价可能大概率低于上述提到的两种电价结算模式。

 

因此,分布式光伏新政与全电量入市新政背后,更高的消纳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高的基础电价,谁掌握更多的消纳资源便拥有更多的项目筛选空间,分布式光伏也开启了消纳为王的时代,部分分布式光伏开发商则已经在积极转变开发策略。


资源争夺背后的模式创新


事实上,分布式光伏成长到当下体量的市场空间离不开开发商背后的资方推动,但新政策带来的收益不确定风险则使得资方收缩,光伏开发商开始通过模式创新,降低成本或提高附加价值,进而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的资方主动应变

同时,政策主导下的压缩资源费、屋顶租赁费等一系列非技术成本,可以保障项目的持续落地,但由此则可能会导致业务员的流失,如何平衡好市场增长与成本控制,对分布式光伏企业而言则是新的挑战

 

面对行业的新变化,TCL光伏科技 “重点向‘整村汇流’、‘特能发’、电碳业务等新兴业务产品倾斜,提升高附加值项目提成比例”,TCL光伏科技有关人员表示,“工商业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湖北等制造业密集区,户用则在23省市重点推动‘晴辉顶’等光伏解决方案。”

据了解,TCL光伏科技推出的五大产品矩阵由特能发、特能盈、特能享、特能储、特能富构成,覆盖多场景工商业光伏。

 

其中,“特能盈”以“零投入、三年半得电站”模式赋能中小企业;“特能享”采用EMC模式,TCL光伏科技出资并提供全流程建站服务,以及长期低折扣电价服务;“特能富”以EPC+F模式打造全流程+金融服务的一站式服务;“特能储”通过动态调节用电峰谷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响应分布式光伏新政的“特能发”方案,则聚焦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绿电智能优化。

 

针对新兴业务模式,TCL光伏科技认为,可以通过项目筛选聚焦收益稳定区域,例如南方用电需求大、峰谷价差明显,开发“整村汇流”这类可突破消纳瓶颈、保障收益的项目,吸引资方;“特能发”方案产品,针对大型工商业项目,由TCL光伏科技出资,企业可享受25年超长期优惠电价权益,配合TCL光伏科技自研的AI建模技术,多维度屋面空间数据分析、阴影分析、组串分析等,最优化组件排布设计,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覆盖更多场景需求的同时,提升资方信心。


TCL光伏科技的规模优势


尽管行业已经在通过模式创新来稳住分布式光伏增量的基本盘,但成本与电价则是行业始终绕不开的核心。而大型平台商则可以依托规模化优势,在电站成本、资金成本甚至是电力交易成本方面进行摊薄,进而获得更好的收益。

 

TCL光伏科技表示,成本端背靠TCL中环的供应链优势,可以显著降低设备采购成本,通过优化项目设计可以减少不必要建设开支。此外,作为行业内具备自主资金闭环能力的光伏服务商,依托TCL千亿级产业资本势能,已形成覆盖设备融资、建设期垫资、运营期现金流管理的全周期资金支持网络,投资优势也比较稳定。

 

深化到电力交易领域,分布式光伏的市场机制存在“装机规模小、分布规律散” 的特征,不同规模、主体的分布式光伏“四可”能力差异较大,缺乏系统、精细和可操作的市场机制。

 

TCL光伏科技作为行业首家完成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四省分布式绿电交易及碳资产首单开发的企业,其在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交易、碳交易方面拥有较丰富的实战经验,依托创新合作模式、数字化技术、专业团队等优势,协助用户参与绿电、碳交易,获取额外收益。


据了解,TCL光伏科技的电碳业务依托AI技术,可以实现电碳交易的自动化,优化交易策略,打通绿电消费与碳减排闭环。而“极光”“巡天”等自研数字化系统,通过AI接入精准掌握发电量变化情况,依据电力市场价格波动,为电力交易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实现更高效的电力交易。

 

毋庸置疑的是,分布式光伏的新时代已经开启,旧时代的“船票”已恐难再踏上新时代的“船”,在新的变革中,TCL光伏科技正在蹚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新路。


上一条:各省电网销售电价(2025年7月) 下一条:近期9.6GW光伏EPC中标情况!